天津北方网讯:随着暑期伏天的到来,全国各地开启了“蒸笼模式”,高温燥热难耐。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这个气温,只想在家抱着空调吹着冷气。
每每碎碎念,老人就这样说:以前哪有空调,不也过来了?
昔日没有空调的夏天如何度过?
(相关资料图)
记者采访了著名学者、民俗专家由国庆和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文史指导组专家,通过史料及口述考证,还原了天津的消夏往事。
清末民初夏日鼓楼街市熙攘
伏天的那些饮食
过去住胡同大院,夏天,住家户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把灶、煤炉搬到屋外烧水做饭。三伏天做饭最辛苦,大户人家有厨房还好办,普通人家常在屋前的“厦子”口低头猫腰炒菜、蒸饭,一顿饭一身大汗。没有“厦子”的贫苦人,只好露天动火,将就熟罢了。
“夏饭”更侧重凉拌菜,比如芥末黄瓜墩、拌豆腐丝、拌西红柿、拌粉皮儿,晚饭用温热的大饼卷些炸鱼、炸虾等,甚至卷锅贴,吃起来油香有味儿,算是老天津“夏饭”特色之一,亦可谓现今大饼卷一切的“祖师爷”了。
古代没有冰箱,也没有保鲜膜,暑天饭菜的保存就成了问题。那时候的手艺人用竹篾和纱布做成一种纱罩,可将饭菜、碟碗等罩住,挡住蚊蝇,保持饭菜的卫生。为了让饭菜不变质,普通人家通常都是掐量制作,争取顿顿不剩饭菜。
在杨柳青,有一种特殊面食——盐水卤面,此卤将果子切成碎块,加适量盐、花椒油、芫荽沫调味,将煮好的面与盐水卤放置一起,用煮面汤将之冲开拌面。值得一提的是,旧时穷苦百姓买不起白面,人们多用高粱面混上榆树皮面制成饸饹面代替白面,用饹饹床子挤出面条煮制。
旧时代的杨柳青的消暑食品主要有江米切糕、江米凉果、江米藕、绿豆糕等。这些消暑食品的原料主要是江米、豆沙、白糖、蜂蜜、鲜藕、绿豆等。穷苦人家日常很难吃到大米白面,更别提这类高级的消暑食品了。故而,商户们主要是面向杨柳青的富户和大家族。新中国成立后,地主都被打倒了,这些消暑食品也就没有了市场,一度绝迹了。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它们才重新出现在市场,成为大众能够消费得起的普通食物。
夏季时令点心绿豆糕
有些经济富裕的农户家里会将自家地里产的小米、黏米、大米等存留一些。夏日里这几种米混合后,放入干枣、核桃仁、杏仁、桃仁等熬成粥。然后放到瓮中,将口封严实了,再用绳捆绑好放到水井里,被凉沁沁的井水浸泡一夜。第二天中午将瓮提上来,就是一大盆消暑小食。这种凉是带着“水汽”的润凉,不伤牙。,但这类吃食也很难得,大多数农户家里是留不下啥精细粮的。
消暑佳饮
天津人度夏离不开茶,在家、在戏园子茶馆里可慢慢品,在市面上便换了一种喝法————豪饮。老年间街边茶摊随处可见,茶摊很简单,支起伞棚,备两把大壶盛开水,备一摞大粗瓷碗而已。大碗茶摊子本小利微,一般用低档茶末,但天津花茶窨香与拼配很出色,茶摊沏出的茶照样有香气,有汤色。茶摊能聚人,来来往往的小贩、赶车拉脚的车夫、挖河扛活的劳工们,没有大碗茶不解渴,他们边乘凉歇脚边喝茶,或掏出大饼卷馃子、饽饽与咸菜,连吃带喝很舒服。另外,家住茶摊附近的老人也爱围坐在桌旁,一碗茶,一袋烟,海阔天空地聊。
茶庄老广告
再说消暑佳饮酸梅汤。酸梅汤煮好后要滤去渣滓,凉凉后倒入干净的大号瓷坛内,再将瓷坛放进盛满碎冰的木桶内盖好,可保持冰凉口感。昔日胡同里巷常有卖酸梅汤的摊子,小贩习惯在木桶上插个月形幌牌,表示酸梅汤是天亮时分煮好的,非常新鲜。卖者不时敲响手中的冰盏(传统招徕响器,铜制,似大号的酒盅),打着花点儿,为暑热中的人们带来几丝凉意。
果子干汤同样为人津津乐道。它用杏干、桃干、柿饼等慢熬成稠汤,果汁交融,凉凉后冰镇,有时还要撒些鲜藕片、荸荠片。另外,果干汤(果子干汤、果干汤,还有后文的果子露,请统一名称)还衍生出其他饮品,如杏干水、杏干汤。杏干水是用杏干加凉开水泡的,生津爽口。做杏干汤则相对费工夫,慢火熬制过程中杏干逐渐发开,较之杏干水更有滋味儿。小贩售卖时连同软软的杏干一起给小孩盛到碗里,再加少许白糖,让人馋垂涎欲滴。
天津不仅有传统土法饮品,还于也很早就舶来了洋汽水。清末民初,天津是北方最繁华的开埠城市,新生活气息紧随世界潮流。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国商人在英租界怡和道(今大连道)开办山海关汽水厂,新奇的汽水当时还叫“荷兰水”,并迅速进入大小西餐厅。
中原公司开有“饮冰室”
1917年,可口可乐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发达城市,当时天津《大公报》上的一则消息称,可口可乐出口贸易公司董事长访问天津时曾对记者说,天津市民到明年夏季之前便有美国汽水喝了。不久,山海关汽水公司代理销售可乐,促销之势铺天盖地,猜谜、抽奖、广告接二连三,厂商还在一些物美价廉的文具、日用品上加印饮料标志,赠送给顾客,意在潜移默化搞推销。新奇刺激的口味儿及优惠活动,吸引来大量消费者。
新中国成立后,“山海关”堪称全国第一汽水品牌。无巧不成书,相声大师马三立早年在《开粥厂》中有段贯口挺风趣,其中说马善人在端午节时给大家不仅发了粽子,还送每人“黑桑葚儿一盘,白桑葚儿一盘……山海关汽水两打,两打灵丹,两打双妹牌花露水,还有三十五斤大头鱼……”
自制“冰箱”
提到伏天的冷饮,首先必须要有冰!旧年无冰箱,夏日降温的传统“利器”之一是冰块。老天津民间所用冰块主要来自冰窖,开冰窖是专门行业,冬日到河里采冰、储冰,到天热生意特别好。
早在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说》及《天津卫志》中就已出现冰窖胡同的名称,它位于老城东门里,是大盐商李春城在此地开发而建设而形成,《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中还有“高台阶,华家门,冰窖胡同李善人”一说。另外,昔日老城四角、金家窑、西北角、三条石关下、西沽及一宫附近,皆有冰窖存在,冰窖业之盛可见一斑,至1935年又成立了天津冰业同业公会。
冰块在老年间可谓奢侈品,官府衙门、大户人家夏季保存食物离不开冰块,他们当然不惜花费。一些富裕宅门有木制质“冰箱”,类似半大不小的箱桶,内里挂薄铁皮,似内胆,箱盖上开孔洞,有时还要镂空成铜钱样。“冰箱”里储冰块,可以冰镇瓜果梨桃、饮料等,凉气也能通过孔洞散出。,也有人买块冰放在大盆里,置于屋中间,为室内降温。
市面上,夏天用冰较多的是鱼肉行、水果行、餐饮行。街头巷尾卖汽水、卖酸梅汤、卖果子露的摊子常备冰块,玻璃瓶、饮料杯就放在条冰上,一排瓶子卧冰面,不久就会形成一个个凹窝。小贩一边吆喝,一边挨个扒拉冰瓶,连转带响动,很能勾馋路人,尤其是小孩路过,几乎就拔不动腿了。另外,梅汤桶、沙冰桶里也有专门的铁皮器具盛碎冰,可镇凉。
普通人家没有闲钱买冰,夏天但凡副食店、饭馆门口卸冰块免不了散落些碎的,谁若抢到真算得上如获至宝了,赶紧往家跑,你摸摸他摸摸,那凉气让人痛快。放暑假的孩子们也有办法,有时会在路边树荫下盯着路过的拉冰的马车、三轮车,在车后尾随,瞅准机会用砖头砸几块碎冰。每有所获,开心至极,用手划拉几下亮晶晶的冰,立马就吸吮起来,一块冰可让他们连吃带玩美上好半天。
新中国成立后,技术进步,人造冰逐渐走向市场,有在工厂上班的老大哥下班还能在自行车后支架上绑块人造冰回家,有时也分给街坊四邻些许碎冰呢。大娘刚做得晚饭,浑身是汗,隔壁小伙恰好送块冰来,大娘太高兴了,连忙说:“真是想吃冰下雹子啊!等会儿,正好,给闺女端碗三鲜馅饺子回去尝尝。”
除了天然冰,最受大众欢迎的冰制品首推冰棍。清朝时期,中国的制冰业已相当普及。每逢夏季,许多商户都有冰制品出售,沿街叫卖冰制品的比比皆是。清代得硕亭创作的诗集《草珠一串》中记载:“儿童门外喊冰核,莲子桃仁酒正沽。”这“冰核”,有学者考证就是冰棒。
最早的冰棍是用自制的冰箱做,其实就是一个木桶或是木箱,将冬天保存的天然冰放入木桶后,撒些盐,桶内搁置许多圆形的小铁桶,里面是加了糖或香精的糖水,然后在小铁桶里放入一根木棍。经过一段时间,小铁桶的糖水就冻住了。商户捏住小木棍使劲一拔,这就是最早的冰棍了。这类冰棍没有包装纸,有来买的了,商户便掀开木桶外的大棉被,当场拔出一根冰棍,直接递给消费者。
新中国成立后,供销社建有冰棍房,主要有普通冰棍、小豆冰棍、奶油冰棍和雪花凌。虽然品种较少,但冰棍的卫生总算是有了保障,起码都是熟水冻制。那时候,还有类似如今刨冰的小吃,用弧形钢片将天然冰刨成冰晶放上糖或糖精、香精、色素后,放在碗内售卖。
避暑措施
老年间没有空调,酷夏晚间最难熬。老天津普通百姓居住条件差,晚间屋里像闷罐儿,待不住人,所以百姓大多到院里、胡同、街口,乃至马路边乘凉。那这阵子,躺椅、马扎、板凳齐上阵,男人用大茶缸端着茶水,女人用玻璃罐带着绿豆汤、果子露,孩子拎出西瓜、菜瓜,揣上小人儿书或玩具(以毛号儿、方宝、皮筋儿为主),老少齐出动。最放开(?)的是扛着一卷旧凉席和塑料布(防潮,铺席下),在宽敞地方铺开打地铺,几口人坐卧席上,有吃有喝,有说有笑,享受难得的丝丝清风。有的男人、男孩索性就在街边过夜,也有人支开行军床,有铺有盖挺正式。待天明醒来,他们身边也许已是车水马龙了。户外纳凉防蚊是要事,当然人手不离蒲扇。大家也想尽办法驱蚊,比如在周围燃起一堆艾草、几根蒲棒,或其他不知名的药草,闷灭散烟。
在杨柳青,大家富户通常在谷雨节后就着手进行一些避暑措施了。
清末民初时,杨柳青有很多高宅大院,这些富人家搭凉棚遮阴以避暑热。凉棚因既要起到遮阴,又能通风的作用,所以一般都要超过房屋的高度,整体搭建高大而牢固,村民们称之为“天棚”。马三立先生的相声中有夸赞住宅中有“高搭凉棚三丈六”的语句。富人家的天棚搭建的得比较考究,棚顶设有可以卷拉的卷窗,人们在凉棚下拉动绳子就能控制卷窗的升拉。这样的话,无论阳光从哪面照射,因为有了卷窗,都能遮蔽阳光了。
家境殷实的普通稍好的(?)人家会搭建一些简易凉棚,一般用竹木立四柱,利用三角的稳固性,斜拉四架角绑牢,多用旧蓆席或苇箔封顶。农户人家一般在院内种上大树或是葡萄架用于遮阴,这样夏天时茂密的树叶既能遮阴,秋天还能收获水果。葡萄架也多是农户遮阴的优选之举。傍晚时,一家人在葡萄架下吃饭或饮茶闲聊,很是惬意。
夏至是芒种后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新麦上市,津郊农民有接已婚闺女回娘家闲住的习俗。旧社会对妇女的要求比较多,哪怕气温已经三十多度,青年妇女出门必须衣裤整齐,只有在家休息时才能在卧室内敞开衣服或是只着肚兜凉快一阵。据说,旧时40岁以上的妇女在家才能穿坎肩,露出胳膊。年过花甲的老妇人更随意一些,在家可戴着肚兜休息。但然而无论是老、中、青,只要是女性,这类穿着只能是在家中无人时方可,若有同龄男性、长辈或尊贵亲友在场,甭管天气多么炎热,都要衣裤整齐才能见人的。故而,夏至后将女儿接回娘家闲住,也是娘家父母心疼闺女。炎炎夏日,闺女在自家总比在婆家要轻松随意一些。(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图片由温暖提供)
感谢著名学者、民俗专家由国庆先生,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指挥部文史组张一然提供学术支持
关键词: